去年除夕,我在上海一间酒吧里,等着见证一年一度无数爆竹和烟花同时绽放的时刻,突然想抽根雪茄。酒吧的人说外面街边就有卖的。果然,有位农民工打扮的中年 人在卖雪茄,挂在自行车侧面儿一大板都是古巴雪茄。帕塔加斯4号只卖50元,比香港要便宜一半,挺好。不过,我买到便宜货的喜悦没能持续多久。很快就意识 到,在马路边买到正品古巴雪茄的可能性小之又小。果然,那雪茄烟跟正品相去甚远。
上个月我在北京,偶然经过一家大商场里的雪茄店,看到各色各样的古巴雪茄陈列在考究的深色木架上,加湿器喷吐着充满富贵气息的白色烟雾。可是我却留意到一桩怪事:这里所有的雪茄都是一样的颜色,而且没有什么香味。
几天以后,我试图在一家五星级酒店购买雪茄烟,我在那儿买过很多次了。只卖雪茄的地方已经改成了奢侈品专卖店。这家酒店声誉还挺好的,一开始我无论如何不敢相信他们卖的毫无味道的雪茄跟我在上海马路边买到的一样。后来我听说,那家奢侈品店租给外人了,有个很有头脑的家伙打入了进来。
想在五星级酒店卖假货,的确需要很聪明的头脑。中国造假产业已经太大,太复杂,绝对有一些全中国最聪明的头脑参与其中。可是那么聪明的人,干点儿合法的营生,不也一样可以成功吗?要想解释这种现象,就得认清中国社会的经济结构。
在一部中国电视剧中,一个暴发户约女朋友在高级餐厅吃饭,女孩问他,为什么要把葡萄酒杯晃来晃去。此君暴怒,侍者一走,他就对女朋友大喊:“告诉你出门不要问那些我回答不上来的问题,你还问!我才不知道为什么要晃酒杯呢!电影里有身份的人就是这么喝酒的。
冒牌奢侈品行业发展的最大动力,就是新富阶层的盲目追风。他们刚刚开始想要体验高品位生活,想要欺骗这样的消费者并不困难。在沿海城市,有些人跟我说经常喝 2008年产的拉菲,难喝得不行(看来是有人印制2008年拉菲的标签印得太多了)。当地的红酒品牌就横空出世,把定价也抬高到了拉菲的级别,因为有人觉得比“拉菲”味道好。问题是,这些所谓的本地红酒,其实是进口的智利葡萄酒,贴上了本地的标签,而拉菲瓶里装的,才是本地的葡萄酒。
天真的消费者一直在喝冒牌的拉菲,就会觉得正品拉菲味道很奇怪。古巴雪茄在国内更是新生事物,很多人根本不知道它应该是个什么味道。所以说,谁能抢占先机,让自己的假货先占领市场,谁就成了事实上的真品。等到消费者习惯了假货的风味,他们就会觉得真品很奇怪了。也许中国销售的古巴雪茄,将永远都是中国制造。
中国的经济结构,提供不了很多的机会。政府迷恋投资,任何领域都是产能过剩。大多数中国公司,都不是靠表面上说的专业技能盈利的。投机、造假已经成了主要的盈利来源。这方面的推动力不容小觑。
现在耗费在假货领域的能量和创造力,将来有可能用到更加可持续的方向上吗?中国企业是不是更应该依靠打造品牌和开发独有的技术创造财富呢?在我看来,这一天 终将到来。当中国的资本配置由市场决定的时候,正常的企业就会有盈利的空间,那些富有才智的商人,也就可以通过正当的经营获取利润。